养多肉植物需要注意什么?
以前我也犯过养多肉的傻——总觉得它皱皱巴巴是渴了,拿喷壶天天对着叶子滋,结果根烂得跟泡发的方便面似的,叶子掉得比我掉头发还快,盆里剩个光杆儿,跟被剃了头的小和尚似的,心疼得我好几天没睡好。
后来才摸透它的“臭脾气”:等叶子软得像没充气的气球、捏起来有点发皱再浇,浇就浇透,浇完把盆往阳台护栏上磕两下,让多余的水从底孔流干净——你想啊,人渴了要喝饱,但喝撑了也会难受,多肉也一样,急着浇水反而害了它。
陶盆真是多肉的“亲妈”,粗粗的陶壁全是小气孔,跟给多肉装了个“透气窗”,不像瓷盆塑料盆,看着精致实则闷根,夏天一晒,盆里跟蒸桑拿似的,根直接闷烂,跟人穿不透气的运动鞋闷出脚气一个理儿。土也得“讲究”,别用黏糊糊的园土,得掺够颗粒——珍珠岩、火山岩、麦饭石,比例占一半以上,就跟给多肉铺了层“透气床垫”,水浇下去快速渗走,不会积在根底下,不然根泡在水里,跟人泡浴缸泡久了起皱一样,迟早烂掉。
阳台得给多肉留“C位”,早上的太阳柔,晒得叶子慢慢泛红边,跟抹了腮红的小姑娘似的,好看得不行;中午太毒的太阳得遮一遮,不然叶子会晒得跟被开水烫了似的,皱巴巴的。夏天最关键是通风,我家阳台没风的时候,就搬个小风扇对着吹,转速调最慢的档,跟给多肉吹“自然风”,既降温又防闷,比开空调省电费,多肉舒服我也舒服——你说,这么省心的事儿,为啥不做?
别跟风买那些“药锦”多肉,看着七彩斑斓,其实是用激素催的,跟催熟的西红柿似的,根本活不长,买回家没俩星期就掉叶子,心疼钱还闹心。不如选皮实的普货:白牡丹、姬胧月、观音莲,随便摘片健康的叶子,往土面上一放,别浇水,过俩星期就冒小芽,跟“变魔术”似的,看着小芽从针尖儿变成小叶子,再长成小植株,那种成就感,比升职加薪还开心。
现在我每天下班回家,第一件事就是往阳台跑,盯着多肉看:姬胧月的叶子红得跟小桃子,白牡丹的叶尖泛着粉,观音莲围了一圈小崽子,跟开家庭聚会似的。
有时候工作烦了,就蹲在那看半小时,啥焦虑都没了——你说,养多肉哪是养植物啊,明明是养了个能治愈人的“小太阳”,比啥解压神器都管用。
其实养多肉跟做人差不多,别太急,别太惯着,摸清脾气给够空间,它自然会给你惊喜。
你看那些胖嘟嘟、红扑扑的多肉,不就是最实在的回报吗?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
